【2019台北國際書展】走進台灣文學館 體驗文學包容性

2016年台灣文學獎得獎者合影(左至右)郭強生、陳耀昌、陳芳明、沙力浪;陳耀昌作品《傀儡花》由公視斥巨資正在拍攝電視劇。(台文館提供)
2016年台灣文學獎得獎者合影(左至右)郭強生、陳耀昌、陳芳明、沙力浪;陳耀昌作品《傀儡花》由公視斥巨資正在拍攝電視劇。(台文館提供)

文/記者賴友容

書展多元化,進化版的動畫動漫相當吸引人,卻讓書的市場遇到瓶頸,純文學將何去何從?「這相當層次的衝擊,得思考是否繼續固守在純文學領域?」面臨挑戰的國立台灣文學館館長蘇碩斌表示,「我們想拋開包袱!」

2019台北國際書展台灣文學館(台文館),以「台灣文學獎」特展,盤點12年來得獎的文學作品,透過階段性回顧,呈現台灣文學寫作的多元性,更展現積極走向國際的企圖心。

國立台灣文學館館長蘇碩斌捧著文學獎書籍及其英譯本,帶領台灣文學進軍國際。(記者賴友容/攝影)國立台灣文學館館長蘇碩斌捧著文學獎書籍及其英譯本,帶領台灣文學進軍國際。(記者賴友容/攝影)

蘇碩斌認為,光靠台灣閱讀市場是不夠,需參加國際書展賣「國際版權」,獎勵書商買台灣文學在地翻譯,台灣書才會不斷地走出去。

台灣文學的版權已經陸續賣到國外,越南重視台灣文學、馬來西亞將其列為推廣重點,日韓是另外一個漢字圈,歐洲的捷克對台灣文學特別感興趣,被翻譯為英文版書最多了,但僅集中在少數明星作家身上,未來將擴大這股效應,讓更多的作家有國際管道。

例如,透過將得獎作家從其作品中提出5千字精采內容,由台文館翻譯成英文,集結成英譯本,帶到國外書展上,或鼓勵作家到國外辦台灣週活動、辦新書發表會。

此外,放寬傳統對文學領域的刻板印象,除了寫作要符合國際口味的市場導向外,融入場景概念,更可文學獎作品改編成影劇產品,擴大影響力。

蘇碩斌表示,今年的台灣文學獎將推出新的獎項、更多得獎類型,出現更多貼近市場的書籍,讓台灣像日本有多位出色的國際知名作家。也希望民眾在特展上看到台灣文學的價值,有站上國際舞臺的實力了。

歷年來獲獎的小說類作品。(廖蔚尹/攝影)歷年來獲獎的小說類作品。(廖蔚尹/攝影)

現場除得獎作品外,還有台灣群族母語的創作區,展出作家將母語融合華文的寫作,文中讓彼此的眼界融合在一起,減少台灣群族對立,透過文學促進彼此了解,「文化的認同可以減弱政治認同的敵對性。」◇

延伸閱讀
台灣文學金典獎 5人抱走190萬元
2017年11月15日 | 7年前
台北國際書展 首開放未成年入場
2015年02月10日 | 9年前
日治警察宿舍 變身文學館
2014年11月26日 | 10年前
文創演繹交通 旅行台灣文學展
2012年05月25日 | 12年前
台北書展開幕 主推綠色閱讀
2012年01月31日 | 12年前
取消